分水器:呈水平管状结构,主管上均匀分布着多个分支接口。每个接口通过弯头、三通等管件与供暖或制冷支路相连。分水器进水端设有总进水阀门,掌控整个系统的进水流量;还配备压力表,实时反馈进水压力。在分支接口处,均安装有流量调节阀,工作人员能依据各区域的实际热负荷或冷负荷,精确调节支路水流量。此外,分水器顶部的排气阀,可及时排出系统运行中产生的空气,避免气阻影响水流循环。
集水器:结构与分水器相似,也是一根水平主管,分支接口连接各支路回水管道。回水端的总回水阀门,控制回水流量;底部的排污阀,定期开启可清除系统运行积累的杂质污垢,保证水质清洁,防止管道堵塞。集水器上同样安装有压力表,用于监测回水压力。
连接管件与支架:连接管件负责将分集水器与各支路管道稳固连接,常见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、焊接、卡箍连接等,材质与分集水器及管道匹配,确保连接密封、稳定。支架则承担起支撑分集水器的重任,根据分集水器重量与运行振动情况设计,牢固安装在设备间或管道井内,保障设备运行安全。
温度、流量监测装置:部分先进的分集水器配备了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。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分水器各分支接口和集水器对应接口处,实时监测各支路供水、回水温度,通过温度差能直观了解各区域热量或冷量输送情况。流量传感器安装在分水器或集水器主管上,测量系统总水流量,结合温度数据,可精准计算系统供热量或制冷量,为系统智能调控提供关键依据。
在供暖或制冷系统启动后,循环水在泵的推动下流入分水器。由于分水器主管截面积大,水流进入后流速降低,压力分布均匀。借助各分支接口的流量调节阀,依据各区域面积大小、热负荷或冷负荷需求,对水流进行合理分配。比如,大空间、热需求高的区域,增大对应支路流量调节阀开度,让更多热水或冷水流入;小空间、负荷低的区域,则减小开度,实现水流精准分配,保障各区域供暖、制冷效果均衡。
经过末端散热或制冷设备的回水,经各支路管道流入集水器。集水器利用主管截面积大、水流流速低的特点,平稳汇集回水。在汇集过程中,回水携带的热量或冷量混合,通过总回水阀门控制流量,输送回热源或制冷机组。同时,集水器底部排污阀定期排污,保证循环水水质,维持系统高效运行。
温度、流量监测装置采集的实时数据,传输至控制系统。当系统检测到某区域温度异常时,控制系统依据预设程序,自动调节该区域对应支路流量调节阀开度,增减水流量,使温度恢复正常。此外,根据系统总水流量和供回水温差,控制系统还能调整泵的运行频率,优化能耗。例如,夜间或无人区域,降低泵频率,减少水流量,实现节能运行。
凭借精心设计的分水器结构和精准可调的流量调节阀,各支路水流量偏差极小,确保各区域供暖、制冷效果一致,避免出现局部过热或过冷现象,大幅提升室内舒适度。
采用优质金属材质制造,耐压、耐腐蚀,能承受供暖、制冷系统的高温、高压及循环水侵蚀。结构设计简单合理,连接牢固,长期运行不易出现泄漏、堵塞等故障,保障系统稳定运行,降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。
配备的温度、流量监测装置与智能化控制系统,让操作人员能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,轻松实现对单个支路流量及整个系统运行参数的精准调控,提升系统管理效率,助力节能。
分集水器规格和支路数量可根据建筑规模、结构以及供暖、制冷系统设计要求定制。无论是小型住宅的简单供暖系统,还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复杂的中央空调系统,都能通过合理配置满足水流分配与系统调控需求。
集水器底部排污阀定期排污,有效清除循环水中杂质污垢,减少管道和设备的堵塞、磨损,延长整个供暖和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。同时,精准的流量分配和稳定运行,降低设备运行压力与负荷,进一步提升系统可靠性和耐久性。
在住宅小区集中供暖和中央空调系统中,分集水器将热水或冷水分配到各住户供暖、制冷支路,实现分室控温。采用地暖或暖气片供暖的家庭,可通过分集水器灵活调节各支路水流量,达到节能舒适效果。
商场、写字楼、酒店等商业建筑,供暖和制冷系统规模大,不同区域功能与热冷负荷需求差异显著。分集水器能依据各区域特点,精准分配水流,满足营业区、办公区、客房区等不同区域需求,通过智能化调控实现节能运行,降低运营成本。
电子制造、食品加工、制药等工业生产过程对室内环境温度要求严格。分集水器应用于工业厂房工艺冷却系统和供暖系统,确保生产区域温度稳定,为生产设备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提供保障。在工业园区集中供暖或制冷中,也是关键设备。
医院、学校、体育馆等特殊场所也离不开分集水器。医院需精准温度控制保障医疗设备运行和患者康复环境;学校要为不同教室和功能区域提供舒适供暖、制冷;体育馆要满足大型空间温度调节需求。此外,别墅、小型办公楼等小型独立供暖或制冷系统中,分集水器也能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舒适度。